發布時間:2025-11-28 05:33:41 來源:企業錄(www.qy6.com)-公司信息發布,網上買賣交易門戶 作者:時尚
近日,專訪中興2025龍蜥操作系統大會(OpenAnolis Conference)在北京圓滿召開,新支雄主題為“生態共融·智驅未來”。點總現場匯聚了逾千位全球技術領袖、經理業界精英和行業開發者,王健共同探討AI時代下操作系統產業發展的專訪中興新趨勢、新挑戰與新路徑。新支雄作為龍蜥社區的點總核心理事單位及龍蜥大會的承辦方之一,中興通訊走向臺前,經理分享了其在OS架構創新與場景拓展方面的王健深度思考,并設立專門的專訪中興分論壇與展區,集中展示新支點操作系統在RISC-V及工業領域的新支雄最新核心成果。大會前夕,點總廣東中興新支點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健雄在與InfoQ的經理深度對話中描繪了一幅全新的戰略版圖:2025年,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傳統的王健架構適配,而是向“AI原生”與“RISC-V深水區”發起全面沖擊。以下為采訪全文:
過去幾年,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常常被貼上“工業級”、“安全穩定”、“電信場景專家”的標簽。但在2025年,中興在操作系統上顯然有著更大的雄心。
V7全面適配主流大模型,RISC-V全棧技術得以攻堅
王健雄表示,中興通訊一直都高度重視和開源社區的互動與合作,目前已組建起專業的團隊,深度參與龍蜥社區的AI生態建設,在技術貢獻、組織協同和生態共建方面都在持續投入。
他還強調,2025年中興新支點發布的新支點服務器操作系統V7作為面向AI時代的新型操作系統,全面適配了主流的AI硬件大模型及計算框架,具備內生智能特性,加速了用戶在AI場景的落地進程。
面對AI算力爆發與大模型落地的行業浪潮,操作系統作為承上啟下的核心軟件底座,必須完成從“管理資源”到“加速智能”的進化。
王健雄在采訪中透露,2025年,“新支點服務器操作系統V7”版本的發布,也并不僅僅是一次版本號的迭代,更是一次產品形態的重塑。V7版本被定義為“面向AI時代的新型操作系統”,其核心戰略價值體現在兩個維度:
具備“內生智能”特性:區別于過去“打補丁”式的AI支持,V7版本在內核層構建了智能特性,能夠全面適配主流的AI硬件(GPU/NPU/DPU)、大模型(如DeepSeek)以及主流計算框架。
加速場景落地:這一新版本將不僅服務于中興自身的通信產品體系,更致力于顯著加速用戶在AI場景下的落地進程,解決軟硬協同難、部署效率低的問題。
如果說AI是應用層的風口,那么RISC-V則是芯片架構層的“未來變量”。在多架構支持方面,中興新支點在2025年也展現出“Allin”的姿態,尤其在RISC-V領域,其投入力度和技術深度均超出傳統的適配范疇。
王健雄詳細拆解了中興在RISC-V領域的四大核心動作,標志著其工作重心正從“基礎適配”轉向“性能進取”:
全量組件構建與社區首發:中興推動成立了RISC-VSIG2.0協作組,計劃在2025年完成全量2000+組件的構建,并發布社區首個RISC-V同源預覽版本。這意味著RISC-V在龍蜥生態中將擁有與x86/Arm同等的核心地位。
底層性能的極致優化:針對RISC-V基礎庫的性能,中興進行了向量化(Vectorization)及匯編級的優化。這表明中興已經不滿足于軟件“能跑”,而是要讓軟件在RISC-V硬件上“跑得快”。
關鍵特性支持(RVA23):基于Linux6.6內核基線,新支點操作系統將實現對RISC-V服務器關鍵特性的支持,包括AIA(高級中斷架構)、IOMMU(輸入輸出內存管理單元)以及最新的RVA23指令集。這些硬核技術的突破,是RISC-V能夠真正走進高性能計算和數據中心場景的前提。
通過V7版本的發布與RISC-V全棧技術的攻堅,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在2025年的戰略意圖十分清晰:在龍蜥社區的多架構生態中,構建一個既能承載傳統通信業務高穩定性,又能適應AI時代異構算力挑戰的“雙模”底座。
填補全球空白:首個電信級“AI試金石”
在通用AI模型“卷”參數量的當下,垂直行業的AI落地卻面臨著一個隱蔽的痛點:缺乏針對特定工業場景的標準化評測基準。對于通信行業而言,這一問題尤為突出——5G網絡切片、6G信道建模等場景極其復雜,通用數據集難以覆蓋,導致電信級AI模型的訓練與調優往往面臨“無尺可量”的窘境。
2025年,中興新支點打破了這一僵局,將其在通信領域深耕多年的“獨門秘籍”——TFCE數據集貢獻到開源社區,試圖為行業建立一套全新的AI評測標準。
王健雄在采訪中強調,TFCE數據集并非普通的行業數據包,而是“全球首個面向電信場景的函數級、調用級AI評測標準”。這一成果的開源,填補了國際上在電信AI測評領域的空白。
TFCE的核心價值在于其“廣度”與“精度”。根據中興披露的數據,該數據集包含了超過20萬條通信設備的函數調用樣本,覆蓋了5G核心網、計算、智能運維、傳輸等八大典型電信場景。
通過與龍蜥社區的深度協同,TFCE不再僅僅是靜態的數據,它提供了一套標準化的接口協議與性能指標體系(涵蓋時延、準確率、資源占用等維度)。這意味著,未來開發者在龍蜥操作系統上開發通信類AI應用時,將擁有一把“標準尺”,徹底解決了電信AI模型訓練中“缺乏行業基準(Benchmark)”的痛點。
數據標準的建立,最終是為了反哺系統性能。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團隊并沒有止步于數據集的開源,而是將TFCE的評測工具鏈與操作系統進行了深度融合。
這種“操作系統+行業數據”的協同效應,直接轉化為驚人的性能數據。王健雄列舉了兩組極具說服力的成果:
硬件加速效率提升:通過TFCE工具鏈優化通信函數調用在底層硬件上的執行路徑,新支點操作系統成功將DPU(數據處理器)和NPU(神經網絡處理器)的資源利用率提升了40%。
運維推理速度翻倍:在基站故障日常運維這一高頻場景中,基于TFCE優化的智能運維推理引擎,將推理效率提升了60%。
從中可以看出,中興在2025年的打法非常務實:利用獨有的行業數據資產(TFCE),驅動操作系統內核與AI硬件的深度磨合。這不僅提升了新支點操作系統的行業競爭力,更為龍蜥社區在工業、通信等垂直領域的AI落地提供了教科書級別的范例。
攻堅深水區——解決“算力與通信融合”的四大痛點
當AI的浪潮涌入5G/6G通信網絡,“云網融合”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具體的工程挑戰。王健雄直言,在AI與通信技術深度融合的當下,服務器操作系統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異構算力調度”壓力。
傳統的操作系統設計以CPU為中心,而現在的智算場景需要CPU、GPU、DPU、NPU等多芯協同。這種架構的錯位,直接導致了行業內一個尷尬的現狀:AI服務器的算力利用率普遍僅在30%-40%左右徘徊。
為了打破這一瓶頸,中興新支點將2025年的技術攻堅重點鎖定在“四大核心痛點”上,并給出了基于龍蜥生態的破局之道。
直面四大“攔路虎”
王健雄詳細剖析了當前阻礙AI在通信場景落地的技術壁壘:
算力調度與適配難題:傳統OS難以高效管理異構資源,且不同硬件廠家的驅動接口差異巨大,導致操作系統如同“盲人摸象”,難以進行全局最優調度。
低時延與高穩定性的雙重擠壓:AI運維需要毫秒級響應,智能體調度要求指令實時下發。但傳統OS的內存訪問、中斷處理等環節往往會引入不可控的時延抖動,這對于要求“確定性網絡”的通信業務是致命的。
全棧生態的“變速齒輪”:上層AI框架(如PyTorch、TensorFlow)迭代周期縮短至季度級,而底層的通信協議(5G/6G接口)極其復雜且嚴謹。操作系統夾在中間,若無法動態適配這種“快慢齒輪”的差異,將直接卡死業務落地。
運維智能化的缺失:面對大規模異構集群,傳統OS缺乏全鏈路感知能力,難以發現GPU算力瓶頸或網絡微擁塞,導致“有故障難定界”。
系統級解法:構建“確定性”與“彈性”兼備的底座
面對上述挑戰,中興新支點并沒有選擇“頭痛醫頭”,而是聯合龍蜥社區,從內核與架構層面進行了深度的重構與優化。
智能算力調度(解決利用率低):中興作為發起人之一,加入龍蜥智算基礎設施聯盟,推進算力調度標準的制定。在最新的V7版本中,新支點操作系統內置了智能資源調度優化算法。這一算法能夠像交通指揮官一樣,動態感知AI訓推任務的負載波動,彈性匹配最優算力組合。結合龍蜥社區的AI增強組件,成功打破了“以CPU為中心”的調度桎梏,顯著提升了異構算力的利用效率。
電信級低時延優化(解決抖動):發揮中興在通信領域的“看家本領”,新支點操作系統對高性能網絡協議棧和內存訪問效率進行了深度改造。通過內核級的優化,支持控制面與用戶面分離、實時任務優先調度等關鍵特性,為AI通信場景構建了一個“高穩定、低抖動”的操作系統底座,確保關鍵指令“即發即達”。
通過這一系列技術攻堅,中興新支點證明了:在智算時代,操作系統不再是底層的“透明管家”,而是決定算力能否轉化為生產力的“核心調度引擎”。
從“獨行”到“受眾”,中興引領制定行業標準
技術的領先往往始于單點的突破,但生態的繁榮必須依賴標準的統一。
在展望未來時,王健雄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號:中興新支點正在試圖將其在電信、金融、電力等關鍵行業積累的“專屬經驗”,轉化為龍蜥社區的“公共財富”。
2025年,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的遷移方案憑借在電信NFV(網絡功能虛擬化)場景下的優異表現,成功入選“鼎新杯”典型案例。但這在中興看來,僅僅是一個開始。
王健雄表示,中興計劃利用其作為龍蜥社區副理事長單位的影響力,將這些經過大規模商用驗證的高可用、低時延、實時虛擬化性能優化經驗,沉淀為“社區共性技術需求”。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中興計劃聯合產業鏈伙伴,共同制定“電信級操作系統適配標準”。這一標準將對操作系統的時延抖動、系統可靠性、安全性與資源調度能力提出量化要求。
這意味著,未來龍蜥社區的操作系統在進入關鍵基礎設施領域時,將擁有一套清晰的“準入體檢單”,這將極大地推動國產操作系統從“能用”向“好用、耐用”跨越。
如果把目光投向更遠的未來,中興新支點也已經開始6G場景的前瞻性布局。
不同于5G,未來的6G網絡將呈現“連接+計算+智能”的高度融合特征。王健雄透露,新支點操作系統將重點強化分布式組網、數據平面與計算平面的協同、以及服務化架構的能力。其目標是構建一個能夠支撐6G網絡“可編程”與“原生AI”特性的底座,同時依然保持工業級的高安全與高實時性。
此外,在RISC-V全場景支持與智算操作系統方向,中興也將持續投入。通過支持異構算力的統一納管,為邊緣計算、物聯網等泛在智能場景提供堅實基礎。
從深耕RISC-V架構到開源TFCE行業數據,從解決異構算力調度難題到制定電信級適配標準,中興新支點在2025年的進化路徑,清晰地折射出國產操作系統行業的發展縮影:
它正在走出單純的“國產替代”邏輯,邁向以AI為核心、以多架構為兩翼、以行業標準為護城河的“技術深水區”。在龍蜥社區這片開源沃土上,中興新支點正在努力證明,一個懂通信、懂AI的操作系統,將如何成為支撐數字經濟未來的堅實脊梁。
相關文章